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西湖十景 >> 吴山天风

 

 

 

 

 

 

 

 

 

 

 

 

吴 山 天 风

  杭州市西湖东南面,山体伸入市区。山上有茗香楼、极目阁等建筑。登阁远眺,左湖右江,杭州全城,尽收眼底。吴山东南端为紫阳山,山石挺拔。山下有瑞石古洞,洞之下侧,感花岩上有苏东坡《宝成院赏牡丹诗》。宋米芾手书“第一山”三字,迄今犹在。紫阳山西端石壁上书有“吴山第一峰”,相传为朱熹手迹。吴山山腰有一棵宋樟,有700多年树龄。1980年,山顶建有“江湖汇观亭”,有梯可登顶,鸟瞰钱塘江和西湖景色。  

  吴山是西湖南山延伸进入杭州城区的尾部,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南界,由紫阳、云居、金地、清平、宝莲、七宝、石佛、宝月、骆驼、峨眉等十几个山头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弧形丘冈,总称吴山。

  吴山不高,但由于插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元诗人萨都刺有诗曰:《天风吹我登驼峰,大山小山石玲珑。》近代巾帼豪杰秋瑾则留下了传诵一时的《登吴山》七绝:《老树扶疏夕照红,石台高耸近天风。茫茫浩气连江海,一半表山是越中。》新西湖十景中,充溢着天、地、人同造化共凝聚意味的山水杰作,首推吴山天风。

  吴山多古树。八百岁高寿的宁樟,经历六百年风雨春秋的龙柏,是吴山悠久历史的见证,令人敬仰。这里三百五十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就达十五株之多。

  吴山多奇岩。金地山西南坡的十二生肖石,从一定的角度看去,酷似龙、虎、兔、猴等十二生肖的造型,文人雅客却将它们解读为《巫山十二峰》。另如垂云峰、飞来石、吕字岩、泼水观音石及瑞石洞、青霞洞石景,无不令人叫绝,难怪明末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要大书一笔道:吴山石皆奇秀一色,《 一岩一壁,皆可累日盘桓》。

  吴山为山不高,主位独好,林茂泉丰,山上山四通八达,南宋以不,祠庙寺观越建越多,至明清,商业店肆纷纷挤入,步步楼台,处处寺庙,香客游人摩肩接踵,一片热闹景象。

城隍庙是吴山上最大的神庙,仿宫殿式建筑,基址可寻。庙内空庭中古木参天,气象森严,大时樟树至今郁郁葱葱。在人们心目中,当年的城隍庙不可等闲视之,以至连山名也因此庙而顺口叫做城隍山了。

  旧时众多的祠庙寺观,使吴山四时庙会不断,吸引了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成为杭州地方民俗风情活生生的展鉴馆。农历新年、二三月间香市、端午、立夏等节期,山上山下人如潮涌,熙攘喧闹。各庙宇里的菩萨、神像,凡有点《来历》的,年年要过《生日》,必有一番喜庆热闹。庙会盛,游客众,招来了大批特殊行当的从业人员,算命、看相、测字摊位,还有卖字画、变戏法、耍杂技以及普通店家小贩设摊做生意,不胜枚举。

  吴山上还曾留下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踪迹。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为吴山有美堂撰记文说:《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尽得钱塘之美焉!》南宋陆游晚年曾多次来游吴山,留下了《阅古泉记》等名篇。明代杰出的书画家徐渭和陈洪绶曾先后寓居吴山火德庙西爽阁,创作诗画作品。清代,文人雅士第第结队上吴山聚会雅集,谈今说古,怡情林泉。至如李渔那样的文艺全才,竟举家迁居吴山铁冶岭上,他为新居层园撰题楹联云:《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民国初年,划时繁盛喧阗的吴山大观景象,随着杭州湖滨新市场的开辟而一蹶不振。新中国成立后,吴山以其城市山林景象与野趣,成为人们休闲、嬉戏、探幽、访古的好去处。

  紫阳山巅有美堂遗址上,巍然高耸起江湖汇观亭;旧太岁庙、药王庙改建为极目阁、茗香楼、先贤堂等,游客闲庭信步,小楼凭栏,流连忘返于美景佳茗的陪伴之中;东岳中兴观遗构得到妥善保护,供人凭吊两宋遗事,探寻杭州古建筑变迁轨迹;宝成寺修复一新,寺中元代造像麻曷噶喇像人微言轻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人观赏;山东麓,当年的南宋太庙遗赴随城建施工而显露鳞爪,一座南宁太庙遗赴公园已经显现在蓝图上。

    

Copyright :闲情画室 www.jane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